7月1日施行进出境粮食监管新规.从质检总局获悉,《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管管理办法》(以下称新办法)将于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及时总结近年来中国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管实践与经验,巩固中国粮食检验检疫国际多边、双边合作交流成果.更好地履行"保安全、促发展"职责,质检总局组织对原粮食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历时6年形成《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老办法).新办法同原办法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篇章结构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丰富
老办法共六章31条,分别是:总则4条、检疫审批4条、入境检验检疫10条、出境检验检疫7条、检验检疫监督管理3条和附则3条.新粮食办法共七章61条,分别是:总则5条、进境检验检疫19条、出境检验检疫8条、风险及监督管理11条、法律责任14条和附则4条.其中,第四章风险及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均为新办法新增强调内容.其他章节,则作了相应调整,增强可操作性.
突出强调粮食风险管理、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的特点
新办法针对进境粮食流程长、环节多、风险高的特点,将进境前检疫准入、检疫许可,进境时指定口岸、现场查验、实验室检验检测,进境后定点加工作、疫情监测作为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重点,建立了全流程的风险监管制度.首先是通过准入制度、检疫许可制度控制源头风险.准入制度指未经准入的境外粮食不得进入中国市场,只有经过风险分析并由输出国官方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粮食方可输往中国,也就是要求输出国官方承担源头管理责任.检疫许可则是要求,已准入粮食输往中国前,还需申办检疫许可,明确出口企业应输华粮食应满足中方质量要求的责任.第二是通过指定口岸、指定加工厂和疫情监测制度控制进境粮食接卸、运输、加工过程风险.第三是通过风险分类、风险预警、风险监测等风险管控措施提高进出境粮食风险管控能力.
突出强调企业主体责任并将境外输华粮食加工储存企业纳入监管
企业是进出境粮食生产经营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依照法律法规要求,新粮食办法特别强调了企业在粮食储运、加工、进出口等环节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企业管理水平、诚信水平,对境外出口商和加工仓储企业、境内加工仓储企业实施注册登记、备案、分类管理等措施,落实企业责任,明确违规处罚.境外企业由输出国官方负责考核认可并向中方推荐注册登记,境内企业由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考核认可并向质检总局登记备案.这既是原粮食办法要求进口粮食必须定点加工的延伸与发展,也是对近年来进境粮食双边议定书成果的确认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