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艘满载提单总数1.2万吨,671万美元印度尼西亚精炼棕榈液油的船舶靠泊张家港东海粮油码头卸货.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检验鉴定人员随即开展容量计重,结果发现船方在计量器具上"搞鬼",导致该批货物短重65吨.检验鉴定人员遂如实出具重量检验证书,供国内收货人对外索赔5.1万美元.
回顾案情始末
该轮靠泊码头后,检验鉴定人员先后收集该批货物及船舶相关资料,检查用以测量货物空距和液温的油水界面仪(UTI)合格检定证书,并要求船方提供UTI修正值.船方提供了一张随手写的UTI修正值,告知修正值为375毫米."随手写的不行,请提供合格证明的修正值!"鉴定人员表示."用不着了吧,在装货港我们也是按照这个值计算的..."船方闪烁的眼神,慌张的表情,引起了鉴定人员的警觉:"这里一定有猫腻!".按照船方提供的修正值计算得到货物为12002吨,与提单总数基本"一致".但细心的鉴定人员还是用自备的卷尺测量了UTI从基准口至读数标记处的长度,卷尺显示仅为330毫米,与船方自报的修正值相差45毫米,经计算得到该批货物仅为11937吨,两者相差65吨.货物卸毕后,罐区告知岸罐实际收货数比提单总数短少近70吨.船方在事实面前只得道出原委:在装货港已经发现该批货物短少,如果按照实际情况不能签发清洁提单,船舶不得不滞港影响船期,只得采用修改修正值方法提高船舱数,以求得与提单数"保持一致".
进口植物油"缺斤少两"对策建议
目前,进口植物油一般以成本加运输(CFR)计价,租船的主动权牢牢控制在卖方手中.部分卖方在明知装货港岸罐数字短少的情况下签发不真实提单,货物装到船舱后,为与提单数"保持一致",船方便在计量上大做文章.本例就是船方通过修改修正值使货物重量虚高,以求与提单"吻合".
当前,进口植物油"缺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内收货人的合法权益.为切实加强对进口植物油等大宗资源性商品的检验鉴定工作,有效维护国内收货人的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一方面,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加大法定鉴定工作力度,规范计量操作,确保重量鉴定结果的公正、准确.另一方面,研究制定船舶"黑名单"制度,对不诚信运输船舶发生货物重大短少或两次以上发生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短少的,将其列入船舶"黑名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风险预警通报,切实打击那些企图缺斤少量,在计量上耍"小聪明"的船东和发货人,维护国际贸易正常秩序.对国内收货人而言,要选择与信誉好,操作规范的国外公司合作,并坚持以卸货港检验检疫证书为结算依据.